找到相关内容270篇,用时5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宣化上人说法:什么是邪师

    士就要在这重要关头,明辨是非。佛者,觉也,大智能也。佛有三身、四智、五眼、六通、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及千万亿禅定解脱妙用神通。释迦牟尼佛出世时,大地六变震动,娑婆世界,顿成净土,琉璃为地,黄金为...清清楚楚:「我灭度后,敕诸菩萨,及阿罗汉,应身生彼末之中,作种种形,度诸轮转。或作沙门,白衣居士,人王宰官,童男童女???终自言,我真菩萨,真阿罗汉,泄佛密因,轻言未学。唯除命终,阴有遗付。」 佛陀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5276341.html
  • 虚云法师答:怎样来学菩萨道?

    智慧,百劫种相好,久修勤苦,乃可得成,至于六度行满,方可因圆果满成正觉,转八识成四智,成大菩提,转二障成大涅盘,所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,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十八等完全具足。佛位上的自证境界,唯佛与...一句曹溪慧能六祖大师当初卖柴时间听到的悟处,从此至五祖请,更为大悟云:“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本自具足,本生灭,本无动摇,能生万!”并有六祖法宝坛经流世,其中有明心见性偈曰:...

    虚云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73777801.html
  • 欢庆上海静安寺正法久住梵幢落成

    一的比例缩小,高二点六米,顶部为铜铸贴金四面狮子、莲花座。   慧明大和尚对正法久住梵幢最后选型多个细节的寓意都有说明:   梵幢石柱长十八米,表佛不同三乘十八;能见石柱身为十五米,表半月...静安寺一带熙熙攘攘,挤得水泄不通,交警不得来协助疏通,以免影响正常交通。上午八点半,庆典在静安寺外东侧广场举行。会场上空飘荡着彩色气球,一派节日气氛。参加庆典的贵宾有上海佛教协会会长觉醒法师和龙华寺...

    林志明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74994911.html
  • 正法久住梵幢缘起

    《法华经》曰:“今佛世尊欲说大法,雨大法雨、吹大法螺。”梵幢石柱长十八米,表佛不同三乘十八;能见石柱身为十五米,表半月半月诵,毗尼住世,正法方能久住。《善见律》曰:“毗尼藏者,是佛法寿,毗尼藏住...能消众生恶缘。回顾往昔,若非祖师圣贤宏愿,岂有今日闻因缘?虑及当下,若承袭古德高僧行持,曷使未来正法久住?为使正法久住于世,故有重建正法久住梵幢因缘。   静安常住,千年古刹,赤乌始建,初名沪渎...

    慧明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394964.html
  • 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

    无量心中,慈悲名为小,此中十八(注:“十八”,是佛与众生共有的独特的十八种智能或功德,其中有大慈大悲。)次第说大慈悲,名为大。复次,诸佛心中慈悲,名为大,余人心中[慈悲],名为小。”问...大慈悲力故,于无量阿僧祗世生死中,心不厌没。以大慈悲力故,久应得涅槃而取证。以是故,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。[1](第25卷,P256)  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意为无上觉悟。“阿僧祗”,意为极为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04659185.html
  • 《坐禅三昧经》中五门禅的思想及意义

    给予众生快乐,而大乘慈悲行,则是要求实际给予众生快乐的。《大智度论》卷27中说:   “问曰。大慈大悲如是。何等是小慈小悲。因此小而名为大。答曰。四无量心中慈悲名为小。此中十八。次第说大慈悲名为...心想得住即便见佛。举身快乐贯彻骨髓。譬如热时得清凉池。寒得温室。世间之乐无以为喻。法身观者。已于空中见佛生身。当因生身观内法身。十力四无所畏十八大慈大悲无量善业。如人先见金瓶后观瓶内摩尼宝珠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0861896.html
  • 从《法华经》立喻窥探佛陀的教育之道

    十八的人格特色,这就是佛陀以色身威仪与法身威仪的无形感化力来度生的方法。如阿难尊者,就是见佛的相好庄严而出家学佛的。  这种教化需要语言的媒体,只用佛陀的人品和德行来教化众生。有时这些...的精神情操来触动,感化学生,以达到教育的目的。而佛陀外具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;内具足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,更是堪称为人天师表的楷模了。此为世间良师所不及。      结语  通过上文所述,我们可以...

    弘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20962599.html
  • 敦煌菩萨竺法护评传

    不能具有,为什么呢?《大智度论》卷24答:  从是因缘生如是果报,从是因缘  生如是果报。竺法护把佛才具有的这种色身译为“十八”,即佛的品格,兹据《普曜经》卷六《行道禅思品》摘录如下:  从得佛...说明了佛具有“十八”的独特品格和“三十二相”、 “八十种好”的外表特征。这样就把佛和众生、神仙严格区别开来。同时,又从认识论的角度,说明佛和众生的关系是一体二面,众生“心本清净”,众生不能成佛...

    李尚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3564300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《浙藏敦煌文献》佛教资料考辨

    rdquo;(卷四十八)中的内容。原文如下:   须菩提白佛言:世尊,若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、十八空、三十七助道法、佛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、十八,不具足菩萨道,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世尊,菩萨...方便力故,具足菩萨道。具足已,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,乃至十八法亦如是。(52)   复次,须菩提,菩萨摩诃萨摩诃衍,所谓十八。何等十八?一诸佛身无失。二口无失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4141832.html
  • 宗舜法师:《浙藏敦煌文獻》佛教資料考辨

    ;釋四念處品第十九”(卷四十八)中的内容。原文如下:   須菩提白佛言:世尊,若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、十八空、三十七助道法、佛十力、四無所畏、四無礙智、十八,不具足菩薩道,不能得...菩薩道。如是須菩提,菩薩以方便力故,具足菩薩道。具足已,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乃至十八法亦如是。(52)   復次,須菩提,菩薩摩訶薩摩訶衍,所謂十八。何等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649739.html